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古文观止全文阅读_古文观止全文阅读及翻译

zmhk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古文观止全文阅读_古文观止全文阅读及翻译       感谢大家在这个古文观止全文阅读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

古文观止全文阅读_古文观止全文阅读及翻译

       感谢大家在这个古文观止全文阅读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1.《古文观止·叔向贺贫》译文与赏析

2.《古文观止·蹇叔哭师》译文与赏析

3.《古文观止·宫之奇谏假道》译文与赏析

4.《古文观止·三槐堂铭》译文与赏析

5.《古文观止·展禽论祀爰居》译文与赏析

6.《古文观止·辨奸论》译文与赏析

古文观止全文阅读_古文观止全文阅读及翻译

《古文观止·叔向贺贫》译文与赏析

        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

        《国语·晋语上》

        题解

        公元前541年,韩宣子被任命为晋国的正卿。本文写韩宣子因财富匮乏而发愁,大夫叔向反而向他道贺。这一“愁”一“贺”向读者阐述了贫不足忧的道理,并指出应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没有德行而愈富有则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以转祸为福。

       

        原文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45],无以从二三子[46],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注释

        [45]实:这里指财富。

        [46]“无以”一句: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译文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困而忧虑,叔向却向他道贺。宣子说:“我有晋卿的虚名,却没有它的财产,无法与其他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这个发愁,你却向我道贺,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47],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48],略则行志[49],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

        注释

        [47]行刑不疚:刑,国家的法律规则。疚,害病,忧虑。

        [48]艺:限度。

        [49]略则行志:略,触犯。则,国家法律。志,贪私的心意。

        译文

        叔向回答说:“当初栾武子没有百人的田产,家里连祭祀的器具都不完备,但他却能够宣扬美德,遵从法规,使名声远播于诸侯。诸侯亲近他,戎狄也归附他,因此晋国才能够安定下来。他执行法度没有任何过失,因此自己也没有遭受灾难。到了桓子,他骄纵奢侈、贪得无厌、为所欲为、放债取利,本应该遭受灾难,但他依靠父亲的余荫而得以善终。到了怀子,改掉他父亲桓子的恶行,一心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可以凭此免于祸难,但却由于受到父亲桓子恶行的连累,结果只能逃亡到楚国。

        原文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50],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51],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注释

        [50]富半公室:公室,是指国家。半,是……的一半,作动词用。

        [51]宠:尊贵荣华。

        译文

        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半个晋国,他家里的仆人抵得上一半三军,他依仗自己的财富和势力,在晋国不可一世。结果他被在朝堂上陈尸示众,他的宗族也在绛邑被灭绝。如果不是这样,那八个姓郤的,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公卿,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全族被诛,没有人会同情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德行。如今你有栾武子的清贫,我觉得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我要祝贺你。如果你不忧虑德行的没有树立,而只担心财产的缺乏,那我要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又有什么祝贺可言呢?”

        原文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52],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53]。”

        注释

        [52]专承:独自承受你的教诲。

        [53]嘉:感激的意思。

        译文

        宣子倒身下拜,并向叔向叩头说:“我在走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不仅仅是我蒙受你的恩德,就是先祖桓叔以后的子孙,也要感激你的教诲啊。”

        评析

        本文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叙述栾、郤两个家族由兴旺走向没落的事例,阐明了叔向的主要观点,即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树立德行的中心论点。即所谓的前辈若是德行深厚,则可以福及后代,反之,则会祸及子孙。

        文章先提出“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这个违反常理的举动,然后深入地展开论述。先不直接说明贺的原因,而是举出栾、郤两家的事例说明,可贺可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德。继而将宣子与武子加以类比,点出可贺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建德而忧贫,则不但不可贺,反而是可吊的,最后用宣子的拜谢作结。

        可见,叔向之论并非一味贺贫,而是感于时事发自肺腑的忠告。宣子随后以存亡之论为谢也并非溢词,而是警醒之后的肝胆之言。

《古文观止·蹇叔哭师》译文与赏析

        古文观止 卷六?治安策一

        治安策(一)(贾谊) ◇原文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①。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向而击,今吴又见告矣②。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③?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④。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⑤”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⑥。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⑦?

        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⑧。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无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肴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⑨。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厪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⑩。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馀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七年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六七贵人皆无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已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他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一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无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跖盭。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惠王之子,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跖盭。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注释 ①树国:分封诸侯国。固:强大。数(shuò):屡次。被:受。殃:祸害。上:指皇帝。

        ②亲弟谋为东帝:指汉文帝弟淮南王刘长,于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勾结匈奴谋反。因其封地淮南在长安东面,所以说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向而击:指汉文帝兄悼惠王刘肥的儿子济北王刘兴居,于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乘文帝去太原抗击匈奴,企图袭取荥阳。今吴又见告:指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在封国境内铸钱、煮盐,招纳天下亡人,扩张其势力,被人告发。

        ③春秋鼎盛:年富力强。莫大:强大。

        ④傅、相:即太傅和相国,是汉中央王朝派往诸侯王国辅佐的最高行政长官。

        ⑤熭(wèi):曝晒。意为要抓紧时机。

        ⑥道:指机不可失的道理。全安:保全诸侯,安定朝廷。

        ⑦已乃:以后就。堕:同“隳”,毁坏。抗刭:指杀头。季世:末世。

        ⑧惮:担心、顾虑。

        ⑨肴乱:混乱。仄室: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为侧室。仄,同“侧”。仄室之势:指很小的权势。豫:同“预”,预先。席:依靠、凭借。

        ⑩中涓:皇帝贴身的侍从官。指身边的大臣。廑:同“仅”,才。舍人:供奉宫中的近侍之臣。

        渥:深厚。

        反者九起:指汉高祖五年至十一年发生的黥布、彭越、韩王信、卢绾、陈豨、韩信、贯高、臧荼、利几的反叛,共为九起。

        角材:较量才能的高低。

        诿:推托。疏:疏远。

        布衣:平民,这里是“一般”的意思。这句意为:其实都把与天子的关系看做像普通百姓家的兄弟关系。亡不:即无不。帝制:皇帝的礼仪制度。这句意为他们没有一个不想采用皇帝的仪制,把自己看成天子一样的人。

        擅爵人:擅自授爵位封赐给人。黄屋:古时皇帝车上丝织的**车盖,用以指帝王的车。非行:不能推行。

        圜视:眼睛圆瞪着看,即怒目而视。圜:同“圆”。悍:勇猛。冯敬:汉文帝时任御史大夫,曾揭发淮南王刘长的谋反阴谋,遭刺客所杀。

        效:证明、验证。

        同姓袭是迹而动:同姓诸侯王沿袭异姓王的足迹进行反叛。复然:指恢复过去这样的叛乱局面。

        屠牛坦:相传为春秋时善于宰牛的人,名坦。一朝:一天。解:剖割。芒刃:锋利的刀刃。顿:同“钝”。排:切除。理:指肌肉纹理。

        髋(kuān):胯骨。髀(bì):大腿骨。斤:砍刀。

        婴:对付。

        窃迹:私下迫寻推究。

        完:全。

        樊:指樊哙,汉初封舞阳侯,后任左丞相。郦:指郦商,汉初封曲周侯,后任右丞相。绛:指绛侯周勃,汉文帝时为右丞相。灌:指颖阴侯灌婴,曾任太尉、丞相。虽已残:即使已经衰败灭亡了。亡可:不可。

        菹醢(zū_hǎi):剁成肉酱。

        制从:顺从。

        毕以次:全都按长幼的次序。分(fèn)地:分内的土地,指诸侯王的封地。

        须:等待。举使君之:意为全部交给他们的子孙去统治。

        削:剥夺。颇:很多、大量。徙:搬动,这里是“调整”的意思。所以数偿之:意为把剥夺了的土地如数全部偿还给他们的子孙。

        倍:背。畔:同“叛”。

        利几:原为项羽部将,后降汉封为颍川侯,于公元前202年叛乱被杀。柴奇、开章:均是淮南王刘长的谋士,曾参与谋反。萌:发生。

        赤子:刚生的婴儿。这里指年幼的皇帝。植遗腹:立遗腹子。朝委裘:朝拜先帝的遗衣。

        一动: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这一措施。五业:指上文所述的明、廉、仁、义、圣等五项功业。

        瘇(zhǒng):脚肿病。

        胫:小腿。要:同“腰”。平居不可屈信:平时不能弯曲和伸直。信,同“伸”。搐(chù):抽搐。身虑无聊:全身感到难受。无聊,无所依靠。

        锢疾:不治之症。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名医。

        跖盭(lì):脚掌扭折。

        亲者:指同姓诸侯王中汉文帝的近亲。疏者:指同姓诸侯王中汉文帝的远亲,如刘戊、刘则等。逼:威胁。

        ◇鉴赏

        本文又名《陈政事疏》,是从原文节录的其中一部分。贾谊针对文帝时同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甚至威胁到中央政权的情况,提出的削弱诸侯国力量、为汉王朝巩固中央集权、保持长治久安而献的一篇著名策论。可惜文帝没有采纳其意见,以至到景帝时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

        本篇主旨在于“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不仅从反面论述了如果不这样就难以长治久安,而且从正面论述了只有这样才容易实现长治久安,强调了削弱诸侯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全文洋洋洒洒六千言,述“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叹息者六”,为西汉第一长文,为后世万言书之祖。

        这篇策疏有三个鲜明的特色:一是能着眼于全局,即从安定和巩固当时汉王朝的政权出发,这最能打动当时统治者的心,促使其对当时形势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引起重视。二是能抓住要害,即当时同姓诸侯王的地方割据势力是对汉王朝中央集权的最大的潜在威胁,是汉王朝政权能否巩固的要害问题,且汉文帝亲身遭遇的事件就是有力的例证,具有无可置辩的说服力。三是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策略执行时阻力小,能消除汉王朝的隐患于无形之中,具有切实的可行性。而其推行,无疑会对推动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制起到有益作用。凡此种种,皆充分显示了具有改革抱负的青年政治家贾谊的远见卓识。

        文章运用大量历史的、现实的事例和比喻以及经典名言,正反论证,以古证今,痛切陈辞,用典精到,比喻贴切,辞锋凌历,感情充沛,气势逼人,确实是一篇波澜壮阔、如海如潮的政论华章,归震川评此文为“千古书疏之冠”,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妙评 此文凡七节,而起结变化,节节不同。

        ——明·唐顺之《文编》卷五

        是篇正对当时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主意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句。此句以前,言不若此而治安之难。此句以后,言能若此而治安之易。起结总是勉以及时速为之意。虽只重少同姓之力,却将异姓层层较量,尤妙于宾主之法。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六

        贾策断推西京文第一。有家令之峻刻,而术非名法;有广川之醇茂,而气更英多;急势缓势相衡,夹喻夹正入化,辟尽眉山匠巧。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十二

《古文观止·宫之奇谏假道》译文与赏析

        蹇叔哭师

        蹇叔哭师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题解

        烛之武退秦军后,秦穆公派遣杞子等人驻扎在郑国。秦穆公轻信杞子从郑国送来的情报,兴师动众远袭郑国,结果消息泄露,无功而返。秦穆公出兵之前征求蹇叔的意见,却又不顾其劝阻,执意出师伐郑,导致了秦、晋崤之战和秦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惨败。

       

        原文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94]:“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95],若潜师以来[96],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注释

        [94]杞子:秦国大夫,留在郑国帮助戍守的将领。

        [95]管:钥匙,此指防守。

        [96]潜:秘密地。

        译文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密告秦穆公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此时秦国秘密派军队前来攻打郑国,就定能占领郑国。”秦穆公为此事来征询蹇叔的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跋山涉水去进攻远方的国家,这是我从来听说过的事情。军队长途跋涉,到达郑国时必定是精疲力竭,而远方的郑国又有防备,这大概不可行吧?我们的军队如此兴师动众,郑国一定会察觉。让士兵们辛苦一场却一无所得,他们一定会有怨恨之心。况且,军队要远行千里,还有谁会不知道呢?”

        原文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97],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98],尔墓之木拱矣[99]!”

        注释

        [97]孟子:即孟明。“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98]中寿:六七十岁。

        [99]拱:两手合抱。

        译文

        秦穆公却不听蹇叔的劝告。他召集孟明、西乞和白乙三位将领,命令他们率兵从东门出师。蹇叔为他们而哭,说:“孟明啊!我只能看着秦军出师,却看不到秦军回师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懂什么!你若是活到六七十岁的话,你坟墓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意思是你早该死了)!”

        原文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100];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注释

        [100]肴:同“崤”,山名。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五里,地势险要。

        译文

        蹇叔的儿子也在出征的队伍中。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军必定在崤山狙截我们的军队。崤山共有两座山峰:南面那座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那座是周文王当年避雨之地。你们必定会在这两峰之间丧命,到时候我就去到那里给你收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就向东出发了。

        评析

        本文记叙了秦、晋肴之战前,秦国蹇叔老臣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事。

        文中秦穆公执迷不悟,不听蹇叔的劝阻,一意孤行,劳师攻郑,最终招致惨败。蹇叔三次痛哭:一是为国家,既慨叹秦师的有去无回,又是提醒统帅要高度谨慎。高度肯定了他的忠君爱国、料事如神、深谋远虑;二是为自己的家,为儿子上战场送死而满腔悲痛;三是哭“谏”,一心希望秦穆公早日醒悟,来停止这三军之行。一句“余收尔骨”,更是将其因诀别爱儿而无比痛楚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讥讽和批判了秦穆公的贪功心切、粗陋浅薄、刚愎自用。

《古文观止·三槐堂铭》译文与赏析

        宫之奇谏假道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僖公五年》

        题解

        僖公五年,晋献公两次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虞国国君贪图财宝,答应了晋国的要求。本篇介绍的是第二次借道的经过。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被晋国的花言巧语,以及宗族观念、神权思想所蒙蔽,但虞公不听谏言,最终虢国、虞国先后被晋国所灭,虞公成为晋国的俘虏。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45]。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46]。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47],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48]。岂害我哉?”

        注释

        [45]晋侯:晋献公。复:又。假:借。鲁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灭下阳。

        [46]表:外表,这里指外围,屏障。

        [47]辅:同“酺”,面颊。车:牙床骨。

        [48]宗:同祖,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国,同一祖先。

        译文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国君借道以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如果虢国灭亡了,我们虞国也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启,对入侵之敌不可以放松警惕。上次我们答应晋国借道已经很过分了,难道还允许第二次吗?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托,没了嘴唇,牙齿就得受凉,’这就如同我们虞国和虢国相互依从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君是我们的同宗,难道他会加害我们吗?”

        原文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译文

        宫之奇回答说:“太伯、虞仲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就因为太伯不听从父命,所以没能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也是周文王执掌国政的大臣,也曾为王室立下过汗马功劳,功勋受封的典册还藏在官府里。现在,晋国一心想要消灭掉虢国,又怎么可能会怜惜虞国呢?况且,它对虞国还能比对桓叔、庄伯的后代更亲吗?桓叔、庄伯两个家族又有什么罪过,竟成了晋侯杀戮的对象。不就是因为他们威胁到晋侯了吗?亲族之间因为权势的争夺,尚且加以杀戮,何况是国与国之间呢?”

        原文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49]。”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50]。’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51],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注释

        [49]据:依附,这里指保佑。

        [50]繄(yī):其物,那件物品。

        [51]冯:同“凭”,依附,凭借。

        译文

        虞公说:“我祭祀鬼神的物品丰盛而且洁净,神灵必然会保佑我的。”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会随随便便亲近某一个人,他只会保佑那些有德行的人。因此,《周书》上说:‘上天不会亲近某一个人,只会对有德行的人加以辅佐。’又说:‘黍稷这类祭品的味道并不是真正有芳香,而只有美德才有芳香,鬼神才会去享用。’又说:‘人们拿来的祭品虽然没有什么异同,但只有那些有德行的人进献的才算是真正的祭品,鬼神才乐意享用。’如此说来,如果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睦,祭品再丰盛再洁净,鬼神也不会享用。神灵只会保佑那些有德行的人。如果晋国消灭了虞国,崇尚德行,把芳香的祭品进献给鬼神,鬼神难道还会吐出来吗?”

        原文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52]。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53],遂袭虞,灭之,执虞公[54]。

        注释

        [52]腊:年终的大祭,这时可以放纵官民饮酒作乐。

        [53]馆:驻扎,住。

        [54]执:逮捕,俘虏。

        译文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给晋国使者借道。宫之奇便率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等不到年终腊祭就要灭亡了。晋国会在这次借道之行中灭掉虞国,不必再次出兵了。”这年冬天,晋国消灭了虢国。晋军回师途中驻扎在了虞国,乘机袭击虞国,一举将其歼灭,并且俘虏了虞公。

        评析

        本文记叙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假道灭虢事件。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其用心实在险恶。幸有贤臣坦诚相谏,准确分析了虞、虢两国唇齿相依的关系,但冥顽不化的虞公既不听劝,也不抗争,最终导致国破家亡,为天下人留下“虞公之不可谏”的笑柄。

        虞国的灭亡,就灭在虞公太依赖同族关系和神灵保佑的愚昧思想,对不义之徒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古文观止·展禽论祀爰居》译文与赏析

        三槐堂铭

        三槐堂铭

        北宋·苏辙

        题解

        三槐象征朝廷官员中职位最高的三公。三槐堂,即三槐王氏的堂号,是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祜家的厅堂,因王祜手植三棵槐树于庭而得名。本文是苏轼为三槐堂写的铭文,歌颂了王祜及其子孙的功业、德行,并借此规劝世人多行善事。全文叙议结合,语言精练,堪称铭文中的上乘之作。

       

        原文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47]?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48]。”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注释

        [47]衷:同“中”,此为正确之意。

        [48]“人定者”二句:语出《史记·伍子胥传》,原文为:“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人定,人的意志。天定,天的意志。

        译文

        能说天意是必然的吗?但是贤明的人不一定显贵,仁爱的人也不一定长寿。能说天意不是必然的吗?但是仁爱之人一定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说法该怎样论定才是正确的呢?我听申包胥曾经说过:“人的意志可以改变天命,天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世上谈论天道的人,都不等天意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证明它,因此他们认为天道是渺茫不能捉摸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纵。盗跖的长寿,孔子、颜回的困厄,这都是天意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开始时被围困在蓬蒿之下,遭受牛羊践踏;但它最终还是四季常青,经历千年还是挺立不变,这就是天意的显示。人的善恶报应,要到子孙后代才表现出来,这也是天意早已定下的。我以所见所闻的事实来验证,说天意是必然的,这是很清楚的。

        原文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49]。”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50],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注释

        [49]三公:西汉时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这里泛指朝廷的高级官员。

        [50]左契: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立契双方各执一联。左契即左联,为索偿的凭证。

        译文

        国家将要兴盛时,一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做了很多善事而没有享受应有的福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守成的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所以死去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在后汉、后周之间就已经显达,前后侍奉太祖、太宗两朝,文武忠孝,天下人都期盼他当宰相,但是最终由于他正直不阿,而不为当世所容。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果然在真宗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那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他享受了十八年的福禄荣耀。现在把东西寄存在别人那里,第二天就去取,可能取到,也可能取不到了。但晋国公自己修养德行,希望得到上天的福报,几十年之后他真的得到了上天的回报。就像手持契约,亲手交接一样。我由此知道上天确实是必要表现他的意愿的。

        原文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译文

        我没能够见到魏国公,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以直言进谏事奉仁宗皇帝,在宫廷内外侍从、带兵三十多年,他的爵位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是上天要振兴王氏吧!为什么他的子孙中有这么多贤能之士呢?世上有人将晋国公与李栖筠相比,他们两人才干杰出,性格刚直,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虽然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宽厚仁义方面,则比不上魏公父子。由此看来,王氏的福分正旺盛不衰啊。懿敏公的儿子王巩和我有交往,他注重品行修养而又善于诗文,以此继承他世代的家风,我因此把他记了下来。铭文是:

        原文

        “呜呼休哉[51]!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52]。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53]?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释

        [51]呜呼休哉:表示感叹、赞美的意思。

        [52]砥平:像磨刀石一样平稳。这里指国家安定。

        [53]皇恤厥德:皇,同“遑”,闲暇。恤,忧念。厥,其。

        译文

        “啊,多么美好啊!魏公的功德跟槐树一起萌生;辛勤地浇灌培植,必定要经过世代才能长成。做了宰相辅佐真宗,国家安定。回乡探家,槐荫笼庭。我们这些无才无德之辈,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追求名利,哪里还有时间修养道德?只希望有意外的机会,不种植就有收获。没有贤德的人,国家又怎能成为一个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葱郁茂密的三棵槐树,就是善德的象征。啊,多么美好啊!”

        评析

        本文借写王祜仁德厚施,福延子孙,宣扬善恶有报的天命观。对于天命,读者可以不必相信,但应明白作者表达的种槐种德、惩恶扬善的意愿。

        文章主题在于歌颂王佑的品德和功业。首先从天命有常立论,肯定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进而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这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然后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子孙才多贤,福祚绵绵不绝,从而论证了观点,突出了主旨。

        为了进一步突出王祜的勋业,作者又以唐代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祖孙功名富贵进行映衬,越显得王祜父子的忠恕仁厚。本文善于剖析事理,烘托陪衬,挥洒如意。

《古文观止·辨奸论》译文与赏析

        展禽论祀爰居

        展禽论祀爰居

        《国语·鲁语上》

        题解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祭祀非常重视,认为它是和兵戎一样的国家大事。它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原是对在社会文化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所做的一种纪念方式。本文记述的是展禽根据传统的祭祀标准,从政治角度批评藏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这不但说明他对圣王礼制的熟悉,也表明他为官敢于直谏。

       

        原文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36]。展禽[37]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注释

        [36]臧文仲:鲁国的大夫臧孙氏。

        [37]展禽:即柳下惠,名获,字禽鲁大夫。

        译文

        有一只海鸟名叫“爰居”,在鲁国国都东门外已经停留两天了。执政大夫臧文仲命令国都里的百姓前去祭祀它。展禽说:“臧文仲治理政事太越礼了!祭祀,是国家的重大礼节,而这重大的礼节,则是政治成功的基础。所以应当慎重地制定祀典并将其作为国家的常法。而现在无故增加祀典,这显然不是治理政事的适宜之法。

        原文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38],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39],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40],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供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41],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

        注释

        [38]成命:命名,定名。

        [39]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上古时代的首领,高阳氏。

        [40]单:同“殚”,竭尽全力。

        [41]辑:和睦。

        译文

        “圣明的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但凡能够施行法令而受到百姓拥护之人,祭祀他;但凡努力王事而以身殉国之人,祭祀他;但凡因功劳卓着而使国家安定之人,祭祀他;但凡能够抵御重大灾害之人,祭祀他;但凡能够抵御重大祸患之人,祭祀他。不是这一类的,不在祀典之内。从前神农氏拥有天下,他的后代名叫柱,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菜蔬。后来夏朝兴起,周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人们把他当做谷神祭祀他。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后代名叫后土,后土能够治理九州的土地,所以人们把他当做土神祭祀他。黄帝能够给各种事物命名,并能教化百姓使之共享财产;颛顼能够继承并光大黄帝的事业;帝喾能够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而制定历法,使百姓安定;尧能够公平实施刑法,使百姓有法可依;舜能够勤政爱民,以致身死苍梧之野;鲧因治理洪水而被处死;禹能以德行接替鲧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契任司徒而使百姓和睦相处;冥为政勤勉而死于水中;汤从宽治理百姓并替他们除掉暴君夏桀;后稷致力于农事而死在山间;文王以文德昭着;武王伐纣为民除害。

        原文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42],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面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43],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注释

        [42]禘:古代天子祭祀祖先的大典。祖:祭祀开国的祖先。

        [43]帅:遵循的意思。

        译文

        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商朝人禘祭帝喾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周朝人禘祭帝喾而郊祭后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幕能够遵循颛顼的规矩,有虞氏便为他举行报恩祭;季杼能够遵循夏禹的规矩,夏后氏便为他举行报恩祭;上甲微能够遵循殷契的规矩,商朝人便为他举行报恩祭,高圉、太王能够遵循后稷的规矩,周朝人便为他们举行报恩祭。禘、郊、祖、宗、报,这五种祭祀,就是国家的祭祀大典。加上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对百姓有功德的;还有那些前代有智慧和有美德的人,都是百姓学习的榜样;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百姓所仰望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都是万物赖以生长繁殖的;九州的大山川泽,都是赖以出产财富的。除此之外,则不在国家的祀典之内。现在,一只海鸟飞来,还不知道它的来历就去祭祀它,甚至将其列为国家的大典,这确实很难被认为是仁爱和智慧了。仁者善于评价功劳,智者善于处理事物。海鸟对于民众毫无功绩而去祭祀它,算不上是仁;不知道祭祀的制度却又不请教他人,算不上是智。现在这一带海上恐怕要发生灾害了吧?那些大海上的鸟兽,总是预先知道并躲避即将到来的灾害的。”

        原文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策[44]。

        注释

        [44]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译文

        这一年,海上常起暴风,冬天也很暖和。臧文仲听了展禽的话说:“确实是我的错啊!展先生的话,不可不牢记啊!”并让属下把他的话写了三份存留起来。

        评析

        本文开篇即言鲁国都城东门外一只名叫“爰居”的海鸟停留两天不走,因此执政大夫臧文仲便命人前去祭祀,进而引起展禽的一番议论。

        展禽开门见山,以祭祀乃国之大典为由,驳斥了臧文仲的轻率。接着详细讲述了圣人的祭祀之礼。首先指出祭祀的标准:祭祀是当时国家的大事,只有为人民建立了功劳的人以及有益于人民的事物,大家才把它当做神来祭祀,在此之外的均不能被祭祀。

        之后,展禽又进一步说明人们祭祀社稷山川之神、前哲令德之人、天之三辰、地之五行以及九州名山川则的原因,这就更加反衬出海鸟“爰居”的无功、无德,继而驳斥了祭祀海鸟的不正确和不明智之举。他历数能够被人祭祀的远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人民对他的仰慕和感激之情,详细介绍了国家祭祀的标准和礼仪,对这一主题做了很好的说明。

        最后,臧文仲听到展禽的一番言论后,不仅承认自己的过错,还命人将展禽之言记录下来,显示了臧文仲的宽大胸襟。

古文观止_by吴楚材、吴调侯_txt全文免费阅读

        辨奸论

        辨奸论

        北宋·苏洵

        题解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本文作者尚有争议,旧说以为是苏洵为了讥讽王安石的“不近人情”而作,现在认为这是南宋初年邵伯温假托苏洵之名而作的。这是宋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32],乃能见微而知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33],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34]?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注释

        [32]静者:心态平静、思维冷静的人。

        [33]础:房柱下的基石。润:潮湿。

        [34]天地阴阳之事:指自然界的一切现象。

        译文

        事情有它必定要达到的地步,情理有它本该如此的根源。天下只有那些心态平静,思维冷静的人,才能从细微的迹象中预见日后显着的结果。月亮周围出现光环,预示着天要刮风,柱底回潮湿润,预示着天要下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至于人世间事情的发展变化,道理情势的因果关系,它们抽象渺茫而难以了解,变化多端而不可预测,怎么能和天地万物的阴阳变幻相比呢?就算是贤能的人对此也是有不知道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喜爱或憎恶扰乱了他们的内心,而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们的举动啊。

        原文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35],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36],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37],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注释

        [35]忮(zhì):嫉妒,贪求。

        [36]中主:中等才能的皇帝。

        [37]眩:同“炫”,蒙骗,迷惑。

        译文

        从前,山巨源看到王衍,说:“日后给天下老百姓带来灾难的,一定是这个人。”郭汾阳见到卢杞,说;“此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要被杀光了。”就现在的事情而言,其中的道理固然有可以预见的地方。据我看来,王衍这个人,不论他的容貌还是谈吐,固然有欺世盗名的地方,但他不嫉妒,也不过分贪求,只是随波逐流而已。如果晋朝不是晋惠帝当朝,只要有一个才能中等的君主当权,就算有千百个像王衍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扰乱天下呢?像卢杞那样的奸臣,固然足以使国家败亡,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打动别人,言谈也不足以蒙骗天下,如果不是唐德宗的昏庸鄙陋,又怎么能够受到重用呢?由此说来,山、郭二公对王、卢二人的预言,或许未必一定如此吧。

        原文

        今有人[38],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39],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注释

        [38]今有人:指王安石。

        [39]夷、齐:伯夷,叔齐。两人都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以忠正廉洁着称于世。

        译文

        现在有某人,嘴里吟诵着孔子、老子的话,行动像伯夷和叔齐一样高洁,收罗了一伙追求名声的士人和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人,他们相互制造舆论,私下竞相标榜,自以为是颜渊再世、孟轲复生;然而他们内心阴险狠毒,志趣和普通人不同。这真是把王衍、卢杞集合于一身了,他造成的祸患难道能够用语言来形容吗?

        原文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40],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41],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42],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注释

        [40]浣:洗濯。

        [41]囚首丧面:形容不注意修饰。

        [42]奸慝(tè):奸邪,邪恶。

        译文

        脸脏了而不忘记洗脸,衣服脏了而不忘记洗衣,这是人之常情。如今他却不是这样,穿着奴仆的衣服,吃猪狗一样的食物,头发乱得像囚犯一样,面孔像居丧者一样布满尘垢,可是他却大谈《诗》、《书》,这难道合乎情理吗?凡是办事不近人情的,很少不是大奸大恶之徒,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一类的人。这个人借助当世最崇高的名声,来掩盖没有呈现出来的祸患,虽然有励精图治的君主和推崇贤能的宰相,也还是会推举、任用这个人的。这样,他成为天下的祸患是必定无疑的了,这并非王衍、卢杞所能比的。

        原文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译文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赫赫之功。”如果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就会被认为是错的,而这个人也会发出不遇明主的慨叹。谁又能知道他造成的祸患将会达到这种地步呢?如果不是这样,天下将遭受他的祸害,而我也会获得有远见的名声,那就太可悲了!

        评析

        全文是围绕“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展开论述的,中心是强调了“辨奸”。

        文章首先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指出了人事比天象更难掌握,并说明这是由于“好恶”和“利害”所形成的必然结果。然后又通过历史上山巨源预见王衍、郭子仪预见卢杞为例证,说明他们善于见微知着,但又类比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的行为“不近人情”,进而推导出王安石得志必为奸臣、危害国家的结论。

        这种以人的生活习惯和个别缺点来判断其政治品质的逻辑,是非常错误的;这种影射咒骂、攻击人身的写作手段也是非常低劣的。除此之外,文章提出了“见微知着”的观点,即从小事的发展动向可以预知事情的发展态势乃至结果。这便是本文的可取之处。

《古文观止·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译文与赏析

       链接:/s/10zOnk1QiMQL7XrLXeWp7AA

       提取码:8rr3

       小说名称:古文观止

       作者:吴楚材、吴调侯

       类型:诗歌曲艺

       连载状态:已完结?

       简介:《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题解

        王世贞,字浮美,号凤洲,明朝杰出的文学家,诗文俱佳,为当时文学派别“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与李攀龙齐名,合称“王李”。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人们称颂的较多。但在本文中作者却是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出了蔺相如的行动中有不少失策之处。此文虽然以贬为主,但论证严密,论据翔实,很有说服力。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69],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70]。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注释

        [69]情:实情。指秦国的真实意图。

        [70]曲直:理亏、理直。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人们都在称赞,但我却不敢苟同这一看法。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话,欺骗赵国并胁迫他交出和氏璧,此时秦国本意是想得到和氏璧,并不是想打赵国的主意。如果赵国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就不给它,不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就给它;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却惧怕秦国就给它,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但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件事只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了,为什么既怕它又要去激怒它呢?况且秦国想要得到和氏璧,但赵国不愿意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如果赵国把和氏璧送到了秦国,而秦王却不给十五城,这是秦国理亏;如果秦王拿出了十五城,而赵国却把和氏璧送回去了,这是赵国理亏。要想让秦国理亏,就不如放弃和氏璧;害怕失去和氏璧,就不如不给秦国。

        原文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71],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72]。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73],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74],而归直于秦?

        注释

        [71]设九宾:古代举行朝会大典用的极隆重的礼节。

        [72]草芥:比喻轻贱,引申以指轻微纤细的事物。

        [73]绐(dài):欺骗,欺诈。

        [74]舍人:指蔺相如的门客。

        译文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明确告知将那些城池送给赵国,又设了九宾的大礼,斋戒之后准备接受和氏璧,那形势明摆着不得不交出十五城了。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去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肯给十五城的。和氏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璧吗?那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宝地。现在如果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这十五座城,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认为您把他们如草芥一般抛弃。如果大王不给城而骗取赵王的和氏璧,为了一块璧而失信于天下,那么我请求死在这里,以死表明大王不守信用的事实。”这样,秦王不一定不归还和氏璧。而当时为什么要让人携璧逃回去而让秦国理直气壮呢?

        原文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75],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76],则愈出而愈妙于用[77];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

        [75]僇:同“戮”,杀戮。市:市口,市集,指人众汇集的地方。古代处决犯人都在集市。

        [76]劲:强,有顽强坚决之意。柔:安抚,这里有忍让、团结之意。

        [77]愈出而愈妙于用:计策越来越巧妙高明。

        译文

        当时,秦国还不想和赵国绝交啊。如果秦王发了怒,就当众杀死蔺相如,并派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进攻邯郸,叫赵王交出璧并谴责赵王的失信,那么,秦国打一次胜仗就可使相如灭族,打两次胜仗,和氏璧就会落入秦国人之手!所以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够保全那块璧,的确是天意啊!他在渑池会上对秦国采取顽强坚决的态度,对廉颇又采取忍让团结的态度,计策也越来越显得高明了。他之所以能够保护赵国,的确是上天在曲意成全他啊!

        评析

        文章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接着巧妙运用实例辩驳之法分析蔺相如完璧归赵之不妥之处。

        首先作者从当时的形势开始分析。他从情理两方面剖析秦、赵两国的外交,摆出事实,指出秦国的目的只在于威胁、恐吓诈取赵国的和氏璧,尚未处心积虑以璧为借口一举吞并赵国。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这一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胆识、智慧、气度,实在令人钦佩,因而被历代的人们传扬赞颂。但是,作者却提出蔺相如让舍人带璧逃归赵国的做法不明智,因为这“归直于秦”,使秦国占了理,实为不妥当。最后作者又分析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和氏璧和赵国也得以保全,全部都是侥幸。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古文观止全文阅读”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