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苏轼《水龙吟》赏析_水龙吟苏轼原文

zmhk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苏轼《水龙吟》赏析_水龙吟苏轼原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苏轼《水龙吟》赏析”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

苏轼《水龙吟》赏析_水龙吟苏轼原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苏轼《水龙吟》赏析”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苏轼的《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赏析

2.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赏析_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3.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赏析

4.水龙吟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5.苏轼 水龙吟 全文赏析2000字

6.“三分流水七分尘”出自哪里?

苏轼《水龙吟》赏析_水龙吟苏轼原文

苏轼的《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

       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苏轼自注为“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给人以佘音袅袅的回味。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赏析_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原文: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注释

        1闾丘大夫孝终公显:闾丘孝终,字公显,曾任黄州知州。致仕后归苏州故里。2危柱哀弦:指乐声凄绝。柱,筝瑟之类乐器上的枕木。危,高。谓定音高而厉。3「艳歌」两句:用秦青「响遏行云」典。《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4「五湖」三句,相传范蠡相越平吴之后,携西施,乘扁舟泛五湖而去。这里借此想像公显致仕后的潇洒生涯。5云梦南州:指黄州,因其在古云梦泽之南。6武昌东岸:亦指黄州。7端来:准来,真来。8参差,依稀、约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后三句悬想对方梦见自己。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的词,写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也是在谪黄期间所作。

        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此词写了苏轼一个浪漫奇瑰的梦,在梦中,故人风流自在,宴乐于「郡中胜绝」的栖霞楼。而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正是孤独寂寞,与亲朋好友隔绝之时。这样的梦境,实际反映出苏轼在此等景况中,对自由、友情的向往之情。梦醒之后,只见烟波浩淼,空江月明,与美丽梦境两相对比,孤寂之感更为强烈。而结尾想像故人此时一如既往的潇洒生涯,悬想对方梦见自己,也是极度孤独中的浪漫幻想。全词于风流潇洒中又有沉郁之致,即是苏轼当时心境抑郁,而又努力以旷达之意自我排遣的反映。

       

        此词手笔、章法都得到评家称赏,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云:「突兀而起,仙乎仙乎。『翠壁』句崭新,不露雕琢痕。上阕全写梦境,空灵中杂以凄厉,过片始言情,有苍波浩淼之致,真高格也。『云梦』二句,妙能写闲中情景,煞拍不说梦,偏说梦来见我,正是词笔高浑,不犹人处。」

        诗词作品: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诗词作者: 宋代 苏轼 诗词归类:记梦、向往、自由、友情

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写的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写出了杨花的形神,同时也结合了人性融入其中,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下面是这首词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作者: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注音:

        s? huā h?i s? fēi huā ,yě w? r?n xī c?ng jiāo zhu? 。pāo jiā b?ng l? ,sī li?ng qu? sh? ,w? q?ng yǒu sī 。

        y?ng sǔn r?u ch?ng ,k?n hān jiāo yǎn ,y? kāi h?i b? 。m?ng su? fēng w?n lǐ ,x?n l?ng q? ch? ,y?u h?i b?i 、yīng hū qǐ 。

        b? h?n cǐ huā fēi j?n ,h?n xī yu?n 、lu? h?ng n?n zhu? 。xiǎo l?i yǔ gu? ,y? zōng h? z?i ?yī ch? p?ng su? 。

        chūn s? sān f?n ,?r f?n ch?n tǔ ,yī f?n li? shuǐ 。x? k?n l?i ,b? sh? y?ng huā ,diǎn diǎn sh? l? r?n l?i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翻译:

        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我不怨恨杨花已经落尽,恨只恨那西园,百花凋落难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后,哪能再见杨花的踪迹?早化作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满园春色分成三分,二分已化为尘土,一分落入池水里。细细看,那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眼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字词解释:

        ⑴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⑵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章质夫:即章楶(ji?),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

        ⑶从教:任凭。

        ⑷无情有思(s?):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用唐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⑸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用唐白居易《杨柳枝》诗:?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⑹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⑺?梦随?三句: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⑻落红:落花。缀:连结。

        ⑼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⑽春色:代指杨花。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背景: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元丰四年更为妥当。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赏析: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后世评价:

        1.王国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人间词话》)

        2.朱弁: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曲洧旧闻》)

        3.魏庆之: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诗人玉屑》)

        4.唐圭璋:此词是和作。咏物拟人,缠绵多态。词中刻画了一个思妇的形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随风万里,寻郎去处,是写杨花,亦是写思妇,可说是遗貌而得其神。而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更生动地写出她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能以杨花喻人,在对杨花的描写过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比章质夫的闺怨词要高一层。(《唐宋词选注》)

        个人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水龙吟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苏轼 水龙吟 全文赏析2000字

       答:苏轼的水龙吟原文翻译如下: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杨花离枝坠地,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娇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不遗憾杨花飘飞落尽,只是遗憾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原文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

       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三分流水七分尘”出自哪里?

       这是一首咏物词。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亦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原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苏轼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元丰四年(1081)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时苏轼"乌台诗案"贬官黄州。

       苏轼这首《水龙吟》是和韵之作,章质夫《水龙吟》云: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这首词咏杨花,以形写神,风姿秀逸。上阕写杨花飘坠轻飞,极富动态神韵,特别是歇拍"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几句,将杨花在"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后的轻飞之态,写得至为灵动;可谓曲尽杨花妙处",并直言"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下阕仍以摹写杨花物态为主,不惟拟人,且略微渗入人情。

       苏轼的和韵之作在咏杨花方面既不模写差远,也不体认太真,而是在不即不离中,将自己的感情隐寓其中,亦杨花亦东坡,上阙侧重写芳华幽独之悲,下阙侧重写惜春伤逝之感。深寓生命之孤独、漂泊、失落、不能自主、无可奈何之悲伤。

       王国维称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原唱而似和韵",并归之为"才之不可强"(《人间词话》)。

       赏析六:

       评论

       1. 章质夫《水龙吟·咏杨花》其命意用事清丽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神韵谐婉,便觉质夫词有织绣工夫。(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

       2. 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毛嫱、西施,净洗却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廉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

       3.东坡和章质夫杨花词云:“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用老杜“落絮游丝亦有情”也。“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依前被莺呼起”。即唐人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即唐人诗云:“时人有酒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泪。”皆夺胎换骨手。(宋曾季狸《艇斋诗话》)

       4.词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如东坡杨花词云:“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又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此皆平易中有句法。东坡词如《水龙吟》咏杨花……等作,皆清丽舒徐,高出人表。(宋张炎《词源》)

       5. 词不宜强和人韵:若倡者之曲韵宽平,庶可赓歌;倘韵险又为人所先,则必牵强赓和,句意安能融贯?徒费苦思,未见有全章妥溜者。东坡《次章质夫韵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今古。(同上)

       6. 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诸贤之词,固豪放矣,不豪放处,未尝不叶律也。如东坡之《哨遍》、杨花《水龙吟》,稼轩之《摸鱼儿》之类,则知诸贤非不能也。(元沈义父《乐府指迷》)

       7. 东坡词潇洒出尘,胜质夫千倍。 质夫词,工手;坡老词,仙手。(明杨慎《草堂诗余》)

       8. “随风万里”、“寻郎”。悉杨花神魂。 读他文字,精灵尚在文字里面;坡老只见精灵,不见文字。(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五)

       9. 宋初叶清臣,字道卿,有《贺圣朝》词云:“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东坡《水龙吟》演为长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神意更远。(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

       10.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篇,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清沈谦《填词杂说》)

       11.首四句是写杨花形态,“萦损”以下六句,是写望杨花之人之情绪。二阕用议论,情景交融,笔墨入化,有神无迹矣。(清黄苏《蓼园词评》)

       12.身世流离之感而出以温婉语,令读者喜悦悲歌,不能自已。(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

       13.东坡《念奴娇》(大江东去阕)、《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阕)……等篇,其句法连属处,按之律谱,率多参差。即谨严雅饬如白石,亦时有出入。若《齐天乐》(咏蟋蟀阕)末句可见,细校之不止一二数也。盖词人笔兴所至,不能不变化。(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四)

       14.邻人之笛,怀旧者感之;斜谷之铃,溺爱者悲之。东坡《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词》云:“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亦同此意。 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刘熙载《艺概》卷四)

       15.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

       16.煞拍画龙点睛,此亦词中一格。(《郑文焯评东坡乐府》)

       17. 此首咏杨花,遗貌取神,压倒古今。起处,“似花还似非花”两句,咏杨花确切,不得移咏他花。人皆惜花,谁复惜杨花者?全篇皆从一“惜”字生发。“抛家”三句,承“坠”字,写杨花之态,惜其飘落无归也。“萦损”三句,摹写杨花之神,惜其忽飞

       忽坠也。“梦随风”三句,摄出杨花之魂,惜其忽往忽还也。以上写杨花飞舞之正面已

       毕。下片,更申言杨花之归宿,“惜”意愈深。“不恨”两句,从“飞尽”说起,惜春事

       已了也。“晓来”三句,惜杨花之经雨也。“春色”三句,惜杨花之沾泥落水也。“细看

       来”两句,更点出杨花是泪来,将全篇提醒。郑叔问所谓“画龙点睛”者是也。又自“晓

       来”以下,一气连贯,文笔空灵。先迁甫称为“化工神品”,亦非虚誉。(唐圭璋(唐宋

       词简释》)

       “三分流水七分尘”意思是:三分付给流水,七分归给尘土。表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情。

       “三分流水七分尘”出自苏轼的《水龙吟 》。

       原文是:“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三句。

       原诗:

       《水龙吟 》

       作者: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翻译:

       很像花但好像又不是花,没有人怜惜任凭它衰零坠地、落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仔细思量好像又很无情,但是对它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怨恨这种花儿随风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散落的红花,已经枯萎了,很难再重新点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

       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仔细看过来,那不全是杨花,而是那离人一滴滴的眼泪。

扩展资料:

       作品介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创作背景: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

       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

       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频繁。

       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元丰四年更为妥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好了,今天关于“苏轼《水龙吟》赏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苏轼《水龙吟》赏析”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